奧數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數學教案 >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> 正文
2021-02-14 16:35:21 下載試卷 標簽:小學五年級 五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長方體
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《長方體》教案(十五)
教學內容: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8例1、第19頁例2及相關練習
教材分析:
“長方體的認識”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《長方體和正方體》的第一課時的內容,長方體、正方體作為最基本的立體圖形,是學生從二維空間轉向三維空間的起始。本課時內容主要探究長方體的特征,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,例1是引導學生通過對長方體實物的觀察,自主探索出長方體面、棱、頂點的特征。例2通過搭建長方體框架,進一步探索長方體的棱的特點,并認識長、寬、高。
學情分析:
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,能夠識別出長方體、正方體、圓柱和球,并已經學習了長方形、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周長和面積的計算,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。五年級學生,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。因此,課堂上本著“邊操作邊感悟”的原則,由簡單到復雜、由具體到抽象。從生活經驗引入,通過學生看、摸、量、數、推理等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。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學生能看得清、摸得著的現實東西,在觀察與操作中,把對知識的思考與實物的觀察、操作結合起來,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,建立概念。
設計理念:
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(2011版)》在前言提出“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”。具備數學素養的人可以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,可以用數學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,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。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,根據一年級時對長方體初步的感性認識及生活經驗,可以很快初步說出(或猜出)長方體關于面、棱、頂點的大部分特征,但對這些特征缺乏理性的認識以及深入的理解,作為教師,教學中需要提醒學生思考問題注意嚴謹,下結論前要經過嚴密的分析或驗證,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,并在驗證中滲透推理、概括的數學思想。在對長方體的再認識中,通過一系列的活動,例如:對特征的驗證、搭建長方體框架、想象分別延長長方體的長或寬或高后的形狀大小等等,將空間觀念的培養目標貫穿始終,也是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的一次質的飛躍。
教學目標:
1、掌握長方體的面、棱、頂點的特征,理解長方體的長、寬、高的含義。
2、通過觀察、操作、想象等活動,培養分析、推理、概括的能力,發展空間觀念。
3、在自主探索過程中,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,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,并增強合作意識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奧數網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中考網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