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“十三五”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發布(11)
來源:北京市教委 文章作者:奧數網整理 2016-09-29 18:56:11

(五)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提升教師綜合素質
堅持以德為先、能力為主,健全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,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,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。
全面加強師德建設。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,加強教師職業理想、職業道德、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,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全面提高師德水平。健全教師職業道德教育、宣傳、考核、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,將師德教育列為教師教育的必修內容,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、定期注冊、業績考核、職稱評審、崗位聘用、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,并接受學生、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和評議。
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。深化師范生教育改革,擴大師范生培養規模,健全師范生管理機制,全面提高師范生教育質量。實施中小學干部教師培訓計劃,完善分層分類培訓體系,整合培訓資源,優化培訓內容,創新培訓模式,強化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重點實施"首都名師、名校長(園長)、教育家培養計劃"、"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"和"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計劃",大力提升中小幼教師素質。探索名校長培養機制,完善校長選拔任用制度和任期目標責任制度。繼續實施"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",加快"雙師型"教師隊伍建設。深化高層次人才引進、長城學者培養、青年拔尖人才培育、創新團隊建設與提升等項目,推進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。
保障教師地位和待遇。完善教師績效工資,探索按崗位、任務、業績確定報酬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,調整績效工資結構,提高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。完善職稱(職務)評聘、骨干教師評選向鄉村學校傾斜政策,建立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制度,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。建立教育人才生活需求調查制度,以養老保險、醫療和住房等保障為重點,優化教育人才發展的生活環境。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住房保障范圍,支持鄉村學校建設周轉宿舍,幫助鄉村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困難。探索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,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從教。繼續做好"北京市人民教師獎"和北京市優秀教師、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。
健全教育人事管理制度。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,對鄉村學校實行傾斜政策。實施幼兒園教師配備標準,探索推進高等學校教師不再納入編制管理。探索教育系統編制統籌管理新機制,完善學校編制管理辦法,實現編制動態管理、盤活編制資源,提高使用效益,切實解決中小學校缺編問題。全面實施教師資格"國考"和定期注冊制度,完善教師的考評體系和退出機制。推進教師校長的交流輪崗,增強教師隊伍活力。推進教育系統職稱制度改革,完善高等學校職稱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流程,規范職業院校和成人學校職稱制度,全面實施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,強化崗位聘任,探索靈活多樣的彈性用人機制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落實從嚴治黨責任,提高黨建工作水平
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,堅持從嚴從實,堅持首善標準,緊密圍繞首都教育改革發展大局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,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,切實為全面深化首都教育綜合改革、落實"十三五"規劃任務提供堅強保證。
加強思想理論建設。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夢學習教育,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"進教材、進課堂、進頭腦",不斷堅定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。完善黨委理論中心組和黨支部理論學習制度,提高理論學習質量。創新理論學習形式和載體,善于運用新媒體開展理論宣傳教育,不斷增強理論學習的吸引力和實效性。加強宣傳理論陣地建設和管理,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,健全輿情研判、信息通報、事件處置、督查指導工作機制,牢牢把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。建立一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,努力打造一流理論研究高地、決策咨詢智庫和人才培養基地。開展"中國特色社會主義50問"系列重大課題研究,透徹回答師生思想理論困惑。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骨干、學科帶頭人和專家名師的培養,創辦高水平理論刊物,資助出版"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文庫"。
相關文章
- 小學1-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
- 小學1-6年級數學天天練
- 小學1-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
-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
- 小學1-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